​执金融之笔,绘就“皖美”乡村振兴多彩画卷

金秋十月,安徽大地处处弥漫着丰收的喜悦,处处释放着乡村振兴新动能。日前,记者来到农业大市六安,实地走访当地多家特色农企,深入田间地头和生产一线,了解企业发展所需所盼,感受产业蓬勃发展之势,并体会到金融机构与农业主体之间的鱼水情深。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源头活水”,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施其武介绍,为助推乡村全面振兴,该局明确政策导向,督促金融机构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省情农情,围绕粮食安全、乡村产业、乡村建设等重点领域,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全力满足涉农经营主体及重点帮扶群体多样化的金融需求,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传统与现代:护航创业路,奏响科技兴农序曲

电商助农的兴起,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一大亮点,不仅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题,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乡村内生动力,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先徽员工直播销售挂面。

“你看,我们的员工正在直播销售挂面,不仅如此,公司各类产品在天猫、京东、淘宝等都有线上店铺,并与全国知名品牌老乡鸡、徽乡鸡、刘鸿盛等线下餐饮连锁品牌达成合作,通过电商+餐饮,‘先徽’牌手工挂面已覆盖全国各地。”金寨先徽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先辉深有感触的说道,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让农业转型升级找到了更明晰的方向。

据了解,该公司于2015年在金寨县成立,现有员工303人,是一家以手工挂面、茶叶、干蔬菜、食用菌等地方特色生态农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F2C互联网+公司。在浩瀚的数字时代浪潮中,公司让传统手工挂面焕发出新的生机,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增收。

“这九年,有成功的喜悦,但也有迈不过去的坎,但无论何时,发展的思想不能跨。”李先辉和记者回忆起创业的艰辛历程,感慨道:“每次在关键节点,在快扛不住的时候,都是政府和银行帮助我,真心感谢这个时代,感谢政府和银行!”

李先辉介绍,创业启动资金是金寨农商行提供的创业担保贷款50万元。2021年后,因不可抗力,公司销售面临困境,此时,金寨农商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纷纷伸出援手,合计贷款1400万元,帮助公司渡过了难关,实现了稳健发展。2023年,公司产值达到1.2亿元,其中手工挂面产值7000多万元,书写了一段乡村振兴的传奇。

金寨,是典型的山区县、农业县,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不朽的红色记忆,也激励着金寨儿女不断奋进。李先辉是其中之一,朱先富亦是如此。

依托革命老区独特的资源禀赋,朱先富于2007年创立了金寨县富东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集大别山山核桃和红薯种苗繁育、生态栽培及产品生产、销售为一体,带领山区村民发展山核桃和红薯产业,有力促进了山区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2016年,为顺应时代发展,打开市场销路,公司成立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组建电商团队,注册“俏俏果”产品品牌,开展线上销售,并建立线下体验店与产品展销中心。

“近些年,虽然借助电商,公司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农业非常难做,尤其是极端天气条件下的灾害导致了农业经营风险的不确定性增加。”朱先富感慨道:“多亏了国元保险为山核桃提供保障,让受灾导致的经济损失得到赔付。”据悉,2023年底因冻雨受灾,国元保险即时赔付17万元;2024年7月中旬暴雨导致山体泥石流,山核桃200亩受损,国元保险赔付19万元。据统计,自投保以来,国元保险累计赔付53.88万元。

在经营过程中,朱先富意识到保险对农业产业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了友好便利的融资环境。“现在的融资环境太好了,银行主动上门办理业务,介绍最为合适的产品,我都不用跑银行网点。”朱先富说,2023年初,因收购山核桃和小香薯出现流动资金短缺,邮储银行金寨县支行第一时间进行贷前调查,成功发放小微易贷286万元。2024年,该行向公司增加授信200万元,累计发放贷款486万元。

“有金融机构的助力,有革命老区丰富的生态资源、红色资源,依托‘电商+文旅+农业’模式,前景可期!”展望未来,朱先富满怀信心。

融合与发展:赋能农文旅,实现消费提质扩容

农文旅融合作为一种现代乡村产业发展新模式,成为促消费、扩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金寨县梅山镇依托红岭公路的便利交通条件,加大麦吉有田民宿、开垦设施蔬菜基地、芝神堂灵芝种植基地等产业融合力度,打造了集休闲观光、户外研学、劳动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农旅融合基地。

▲麦吉农场综合性农旅融合基地。

在秋日温柔的阳光下,记者走进了麦吉有田民宿,这里不仅是游客休憩的港湾,更是乡村旅游新风尚的一个生动注脚。“2018年,盘活闲置资源进行民宿建造;2023年,积极响应金寨县‘一乡一宿’建设,开始进行民宿装修;2024年3月份,民宿开始运营。”麦吉有田民宿老板彭武细数一路历程,不紧不慢的说道:“在经营过程中,金融机构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没有金融机构的支持,也就没有今天的发展规模。”

据悉,2016年,金寨麦吉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响应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购置6.97亩土地建设麦吉农场,因建设光伏温室大棚尚有资金缺口,金寨徽银村镇银行了解情况后,向其投放100万元农户贷款用于建设温室大棚。近年来,该公司响应“一乡一宿”政策号召,建设5栋2-3层房屋建筑用于打造乡村民宿,从当地农户流转部分土地用于配套采摘、垂钓、有机农场DIY、露营基地等。金寨徽银村镇银行了解到其经营发展存在流动资金紧缺困境,遂与担保公司合作向其投放4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

“没想到,这份保险这么快就发挥了作用!”金寨县开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感言道。据介绍,2024年,国元保险金寨支公司为开垦农业510亩设施大棚进行了承保。2月初,大雪不期而至,该公司99亩设施大棚全部坍塌,企业损失严重。接到企业反映的受灾情况后,国元保险金寨支公司随即组成联合查勘小组,共同协商确定“金寨开垦农业公司雪灾受损大棚查勘方案”,最终确定此次受灾大棚的损失金额为750万元。定损后3天内,该笔费用全部支付到位。

山水有情,农旅相约。如今,在风景如画的梅山镇徐冲村,麦吉有田民宿成为休憩的港湾,麦吉农场成为都市人回归自然、体验农耕文化的乐园,而农家乐里,每一口农家菜都蕴含着淳朴与温情。农业、文化与旅游巧妙融合,不仅丰富了游客的乡村体验,更为乡村经济的蓬勃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传承与创新:深耕原产地,培育特色产业集群

霍山县地处大别山腹地,境内千峰竞秀,沟壑纵横,雨水充沛,日照充足,之所以被称为中国石斛之乡,就是因为它的地理环境易于石斛生长,也利于石斛内部的营养成分积累。如今,石斛正成为造福霍山县百姓的特色产业,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这其中,自然少不了金融服务的身影。

“霍山县作为霍山石斛的原产地,产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如良种选育工作滞后、农民种植规模小且分散、生产加工缺乏指导、市场乱象严重等,这些问题制约了霍山石斛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农民的增收致富。”安徽大别山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姚永柱分析道:“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企业、金融等多方合力,也正是如此,才有了如今的黑石渡示范栽培基地和石斛加工产业园等。”

▲黑石渡示范栽培基地。

据悉,为培育县域品牌,霍山县组建大别山乡村振兴公司,对县域优势特色产品进行保护开发,完成特色产品统一标识注册。为了支持霍山石斛发展,农发行霍山县支行积极贯彻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县委县政府“百里走廊,千亩园区,万亩基地,百亿产值”的石斛产业发展思路,帮助政府成立专业的农业科技公司,并通过霍山石斛产业化综合提升项目、霍山县智慧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等中长期项目,先后向大别山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发放5亿元贷款,重点支持野生原种保护基地、石斛示范栽培基地、石斛研发基地、石斛检测基地、石斛产业园以及石斛交易市场建设。通过一系列支持,实现了霍山石斛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发展,不仅提高了产业附加值、提升了霍山石斛的影响力,也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在霍山衡山镇南岳村,有一个名字响亮的石斛育苗基地——霍山沁徽堂。这里,一片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是石斛生长的天堂。霍山沁徽堂以其专业的种植技术和精细的管理,为石斛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我的家乡在河南信阳,大学就读于浙江农林大学,研究方向便是霍山石斛。2013年,我28岁,毅然决然来到霍山,就是为霍山石斛而来。”沁徽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刘持正坚定地说道。

▲霍山沁徽堂生态种植基地。

据了解,该公司是集石斛选育、栽培、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霍山石斛产业重点企业。在霍山的11年里,刘持正为当地很多企业做技术指导、组培、种植,建立石斛基地,打造霍山石斛文化馆,为霍山石斛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2022年,公司发展可谓内外交困,销售停滞不前,又赶上股东撤股,一时间,资金周转不畅,陷入发展困境。”刘持正回忆道:“多亏了霍山农商银行及时伸出援手,为企业发放500万元信用贷款,这几年通过无还本续贷的方式为企业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节省了时间、资金等各方面成本。”

据霍山农村商业银行行长杨益介绍,为助力县域石斛产业实现规模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该行创新推出了“乡村振兴·石斛e贷”“金农农e贷”等特色信贷产品,多渠道为从事石斛种植、生产、销售的经营主体提供精准化金融支持。目前,该行投向石斛产、供、销行业贷款总额达395笔2.6亿元。

增收与惠农:壮大“牛经济”,合力做实产业文章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尤为关键。近年来,霍山县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宜林则林、宜种则种、宜养则养,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大力发展黄牛养殖,助力农民增收致富,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霍山县水口寺农业有限公司黄牛养殖基地。

近日,记者走进霍山县水口寺农业有限公司黄牛养殖基地,一声声“哞哞哞”的牛叫声响彻耳边。据悉,2013年以来,该公司投资8000余万元,在三尖铺村流转山林土地5000余亩,牵头成立了“霍山县黄牛产业化联合体”,积极与安徽科技学院和安徽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对大别山黄牛与鲁西黄牛、日本和牛、安格斯牛进行杂交改良,摸索出一条“饲料—秸秆利用—粪污处理—颗粒有机肥—沼气”的生态环保养殖模式。

“公司拥有丰富的养殖经验和养殖场地,然而缺乏足够的资金购买优质肉牛犊、建设更完善的养殖设施以及储备充足的饲料。此时,工商银行霍山支行根据公司养殖规模和资金需求,在缺少抵质押担保的情况下,提供了300万元的养殖e贷,为纯信用贷款,满足了发展需求。”安徽省霍山县水口寺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克勤说道:“在养殖业,银行资金对于企业发展很重要,但保险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今年多亏了国元保险,要不损失可大了!”

据了解,由于疾病、自然灾害等多种风险因素影响,黄牛养殖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带来了一定的经营风险。2024年3月,水口寺农业有限公司在国元保险霍山支公司应保尽保畜龄在6月龄以上(含)肉牛840头,保额15000元/头,保费495元/头,合计保费415800元。保费来源为农户自缴20%,即83160元,各级财政配套80%,计332640元。截至2024年10月11日,国元保险霍山支公司共接到霍山县水口寺农业有限公司出险报案40次,累计赔付397000元。

记者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普惠处获悉,肉牛保险属于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奖补政策支持范围,保费的80%由财政承担,养殖户只需承担20%,让养殖户吃上“定心丸”。另悉,财政部近期通报2023年度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综合绩效评价结果,安徽省再次蝉联第一档第一位,也是自2021年起连续三年获评全国第一。2023年,农业保险规模首破70亿元,为农户提供风险保障2100亿元,各级财政补贴48亿元。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产业兴旺,金融赋能。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8月末,全省小微企业贷款占各项贷款比重达41%,占比全国领先;全省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5794亿元,五年来规模翻了一番;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29万亿元,贷款规模是自2018年末有统计以来的3倍,余额户数243.6万户,较2018年末增加超过150万户。截至8月末,全省农业保险为749.52万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1571.56亿元,已支付赔款 20.55亿元,同比增长42.96 %。三大粮食作物保险覆盖率稳定在90%左右,高标准完成国家提出的“深度1%、密度500元/人、三大粮食作物覆盖率70%”的改革目标,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一组组亮眼数据,一项项务实举措,一件件鲜活事例,无不展示着我省金融机构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决心和毅力。寒来暑往,秋去冬来,奋斗的脚步从未停歇,乡村美、产业兴、农民富的愿景正一步步照进现实。

大皖新闻记者 李芳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