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才融合是指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优秀人才助力产业升级,产业发展吸引人才汇聚的一种发展模式。5月下旬,由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和智联招聘共同完成的《粤港澳大湾区产才融合指数报告(2024)》正式发布。报告围绕大湾区全产业、重点产业,以以产引才、以才助产、产才融合为目的,从大湾区重点产业需求侧出发,分析人才供给侧在数量、质量、结构、流动及增长等方面的情况。报告指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人才数量供需相对平衡,同时,10个一级产业平均期望薪酬下降的同时平均职位薪酬上升反映出市场对高质量人才的旺盛需求。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人才数量供需相对平衡
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全国第三大产业人才需求和供给市场。2022—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职位供给和人才供给数量均居全国城市群第三位,仅次于京津冀城市群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职位供给方面,2022—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占十四大城市群的15%,与职位供给最多长三角城市群相比少了10个百分点。劳动供给方面,2022—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占十四大城市群的15%,相较于劳动供给最多的京津冀城市群少了6个百分点。
从单个职位劳动供给数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处于京津冀城市群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之间,意味着粤港澳大湾区职位竞争程度处于中等水平,供需相对平衡。其中,粤港澳大湾区单个职位劳动供给数为33个,京津冀城市群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单个职位劳动供给数分别为44个和24个。
重点产业产才融合总体水平高于一般产业
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能源/环保/矿产业,互联网/IT/电子/通信,生物医药/医疗,制造业,汽车等重点产业产才融合水平居前列。其中,能源/环保/矿产业,互联网/IT/电子/通信,生物医药/医疗,制造业等4个产业产才融合指数居一级产业前4位,汽车产业产才融合指数居第7位。产才融合指数居第5位和第6位的产业分别为房地产/建筑业和金融业。
薪酬数据显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人才需求旺盛
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所有一级产业平均期望薪酬均下降,10个一级产业的平均职位薪酬上升。其中,平均期望薪酬方面,教育培训/科研产业下降0.2%,下降幅度为全产业最小,农/林/牧/渔业下降幅度最大(6%)。平均职位薪酬方面,专业服务业降幅最大,为6%,生活服务业则增长7%,增长速度居全产业第一。10个一级产业平均期望薪酬下降的同时平均职位薪酬上升反映出市场对高质量人才的旺盛需求。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