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载体,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以下简称“安责险”)对于强化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企业事故风险防范能力,发挥责任保险在安全生产领域的经济补偿和社会管理功能,保证安全生产事故得到有效救援和妥善处置,切实保障广大从业人员的生命健康和合法权益有着重要作用。
安责险是指保险机构对投保的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有关经济损失等予以赔偿,并且为投保的生产经营单位提供事故预防服务的商业保险。
随着安全生产需求的提升,国家法律法规对安责险的投保规定也在不断改变。资料显示,2014年版《安全生产法》开始鼓励企业投保安责险。2016年,国家首次提出高危行业、领域强制实施安责险。2018年实施的《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实施办法》,明确提出高危行业、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投保安责险。2021年9月,《安全生产法》强制要求各企业针对八大高危行业投保安责险。
对此,中国人寿财险相关负责人表示,《安全生产法》以及安责险相关监管规定加快了安责险发展进程,不仅可以激励保险业积极发挥风险保障作用,更促进了事故预防服务的深入开展。保险机构应调整自身核心服务能力体系和利益格局,在产融协同中实现相关业务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事故预防服务撑起风险“防护伞”
作为中管保险企业,中国人寿财险着力发挥保险服务社会治理的职能,2016年至今,该公司通过大量行业、企业调研,总结既有事故预防服务中的经验教训,从安全生产隐患的根源入手,以安全生产事故成因中占80%以上的“人的不安全行为”为切入点,明确了“以人为本”的事故预防核心理念,形成了“以数据化方法提升员工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能力”为目标的创新型安责险事故预防服务模式,即中国人寿安全生产智能预防体系(CIRS),助力国家打通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最后一公里”。
该智能预防体系是海恩里西法则、防护层理论、风险分级矩阵等经典安全理论在安全生产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其核心是通过数据化手段,以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基础能力提升培训为起点,对企业中有意识、有能力、懂安全、有活力的骨干进行赋能,培养具备“会系统性风险评估、会针对性风险管控、会授渔型安全培训、会数据化安全管理、会实操性应急处置”的“五会”安全管理人员,而后由培训合格的“五会”安全管理内训师将这五种技能通过智能工具和科学方法在企业内放射性传导,将安全生产培养成为全员、全岗位的习惯和主动行为。企业的安全隐患得到了排查和治理,形成了企业“人人懂安全、人人管安全”的良性循环,从根本上推进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向岗位一线落实。
自2019年在山东昌乐试点以来,该智能预防体系已覆盖全县经营主体超过10000家,实现了从规模以上到小微企业,从高危生产到普通商贸的全覆盖。参与企业工伤事故发生率年均降幅超过25%,安全生产行政处罚年均降幅达到70%,排查、整改各类隐患60万条,显著提高了当地的安全生产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
基于昌乐的成功实践,中国人寿财险不断演进和改善安全服务方法与服务模式,推进地域服务与行业服务相结合。
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正式实施后,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产品、服务及行业管理逐渐成熟,保险业与建筑业共创的建设工程安责险上海模式已成为上海公共安全治理和城市管理的一张名片,获得社会各界高度认可。2022年11月21日,由中国人寿财险上海市分公司牵头10家行业共保体共同主办的“2022上海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责任保险高峰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上海市分公司推出的建设工程安责险上海模式坚持“防保结合,重在预防”的基本原则,是保险从制度和机制层面深度融入国家公共安全治理和城市治理现代化,并与具体行业相结合的成功典范。截至2022年底,中国人寿财险上海市分公司共为1365家施工企业提供风险保障。
为有效提升企业风险管理能力,中国人寿财险广东省分公司肇庆中支与肇庆市应急管理协会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探索推出“事故预防+互联网”服务模式,通过事故分析、教育培训、隐患排查、科技推广等“线上+线下”方式,协助企业构建更具系统性、结构化的安全体系,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切实减少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截至2022年底,该分公司共为肇庆市236家企业提供风险保障32.25亿元,覆盖面涉及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交通运输、金属冶炼等多个高危行业。
为助力自治区社会治理高质量发展,中国人寿财险内蒙古分公司充分借鉴系统内公司先进经验,积极参与内蒙古自治区安责险项目的研发与实施,相继参与了内蒙古自治区建筑行业安全生产责任险实施办法的制定和区域示范条款的研发,内蒙古自治区五大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责任险区域示范条款的研发。截至2022年底,中国人寿财险内蒙古分公司为自治区高危企业提供了98.88亿元的风险保障。
中国人寿财险通过开展事故预防服务支持实体经济稳定运行,截至目前,中国人寿安全生产智能预防体系(CIRS)已涵盖石油、化工、电力、造纸、纺织、化纤、机械、冶金、建筑等15个行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遏制成效明显,接受服务的高危行业企业工伤事故同比下降近40%。
及时赔付撑起民生“保障伞”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生产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命脉,更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经济社会稳定大局。中国人寿财险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智能预防体系建设的终极目标,与政府、企业一道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进企业自主安全能力提升,从根本上推动企业安全发展。
中国人寿财险陕西省分公司先后承保了咸阳机场三期、T5航站楼、西安地铁8号线、10号线、长安书院等多个省内大型标志性工程,截至2022年底,已累计为建筑施工企业提供风险保障1181亿元,赔付金额超过6164万元,有效为建筑施工企业转移了经营风险,缓解了因安全事故造成的经营压力,稳定了企业生产经营,为从业人员生命安全系上了隐形的“安全绳”,同时也在处理安全生产事故的过程中发挥了“缓冲带”和“减震器”的作用,有效协助政府及时化解可能发生的社会矛盾。
理赔,是触达客户最直接的保障落脚点,及时、到位是对每一位客户的尊重。长期以来,中国人寿财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积极发挥社会“稳定器”作用。资料显示,中国人寿财险贵州省分公司在铁矿安全事故理赔中,单次支付理赔款达103万元;中国人寿财险新疆分公司在面对被保人因未穿戴任何防护工具在车间工作意外死亡的情况,通过安监局出具安全生产责任报告最终赔付100万元;中国人寿财险北京市分公司被保人因高空坠落而死亡,公司知晓后第一时间联系亡者家属送去慰问并向被保险人支付赔款68万余元;中国人寿财险重庆市分公司在了解到投保人伤情可能涉及伤残后,引导客户进行工伤认定,最终认定伤残等级达工伤10级并给予保险赔付3.2万余元。
中国人寿财险安徽省分公司着力围绕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引导高危行业企业全员参与隐患排查和事故预防工作。在用心优化做好常规承保、理赔服务的同时,该公司通过不断实践总结形成了安全生产保险风险创新管理体系,运用保险费率浮动的杠杆奖优罚劣,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
科技赋能撑起安全生产“智能伞”
近年来,中国人寿财险引进“智慧大脑”专家系统,依靠科技对生产装置进行全自动操控、全智能控制,降低安全风险。在全方位推进传统产业实现科技赋能、低碳发展的同时,安全生产智能管理水平也取得了明显的提升,真正做到为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保驾护航。
2020年,中国人寿财险联合清华大学成立“清华-中国人寿财险工业安全大数据联合研究中心”,旨在通过“机器助人”,提高安全培训与隐患排查效率。数据化赋能工具极大调动了企业数据化在安全生产中的积极性,从技术应用上推进了安全生产“最后一公里”的落地实施。
据了解,联合研究中心开发多种智能化工具,借助数据赋能大幅提高安全管理效率,覆盖“人防”、“技防”多重领域,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管理水平。资料显示,研究中心开发了危化品知识图谱智能工具、工业现场风险图像分析工具、基于可穿戴智能头盔的安全隐患排查辅助工具等。
具体来看,危化品知识图谱智能工具可以帮助企业生产一线人员快速了解危化品的特性与风险,有效降低企业危化品管控不当造成的危害;工业现场风险图像分析工具帮助一线操作人员、企业快速识别设备安全装置缺失、人员未穿戴个体防护装备等安全隐患,并对潜在风险进行预测判断;基于可穿戴智能头盔的安全隐患排查辅助工具将基于头盔中的AI识别进行巡检,完成即时隐患排查整改。
在自然灾害风险管理领域,中国人寿财险搭建了基于空间化数字化防灾防损云平台—“安心防”,该平台采用全国产化GIS可视化技术和时空大数据技术搭建。项目上线后,实现了对承保标的风险精准预警;降低了出险频度和赔付率;为产品定价、承保决策提供了精细化风险评级支撑。
据统计,“安心防”平台累计为河南暴雨事件发布预警提示33.6万次,发出紧急提示、救援信息1.8万条。此外,在泸县地震中快速完成震中范围受影响企财工程险客户筛查,其中,50km范围内客户214个累计保额122亿元。
平安,是富起来后,老百姓第一位的民生需求。
近年来,我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事故总量、较大事故和重特大事故实现了“三个下降”。但随着经济环境的持续变化,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面对我国安全生产实际,中国人寿财险将与政府、企业一道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进企业自主安全能力提升,从根本上推动企业安全发展,服务国家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