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是万家团聚的日子,也是非法集资活动的高发期,部分违法犯罪分子打着高利息、高回报、低风险的幌子,使出百般招数进行非法集资活动。在岁末年初之际,平安人寿安徽分公司推出防范非法集资系列专题,提醒广大群众警惕高利诱惑,远离非法集资,本期专题内容为:看破伪私募骗局。
私募是指在我国境内以一种非公开的方式向投资者募集资金而设立的投资基金。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中的规定,私募基金的面向对象只能是特定的,要求私募基金投资者的近三年收入不低于50万元,个人资产不低于300万元,并且私募基金投资的金额不得低于100万元。私募基金销售机构不得向合格投资者之外的企业与个人进行募资,不得通过互联网等公众传播媒体等向不定项对象进行宣传。
广大市民所遇到的打着“公开募集”“保本保息”“名基实贷”“没有备案”“没有资金门槛限制”“人数限定不严”等幌子的“私募”,可能真的是“伪私募”。很多“伪私募”假借私募基金名义,行非法集资之实,具有较强欺骗性和隐蔽性,如果投资者警惕性不够,极易掉入此类陷阱。
案例警示:
张某接到自称是国内某著名私募基金公司的电话,称愿意带客户共同发财,并推荐张某去公司网站浏览以往操盘。张某看后觉得此公司十分专业。公司在后来几天不断给张某推荐股票,张某发现推荐的股票都有增长,并信以为真,随后缴纳了服务费。可缴费后却发现投资的股票多被套牢,张某联系公司,公司却音讯全无。报警后,公安调查发现私募公司并不存在,实际就是一个披着私募外衣的网络诈骗公司。
供稿:平安人寿安徽分公司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