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养殖管理 现代牧业实现“智慧”跃迁

大皖新闻讯  位于蚌埠市五河县的现代牧业(五河)有限公司,现存栏荷斯坦奶牛规模4万头,年产优质鲜奶29万吨,是亚洲单体最大的牧场。这样规模巨大的牧场,其养殖管理难度和工作量可见一斑。但随着智能脖环的佩戴和中国电信科技的介入,这座牧场产生了一些新变化。

智能脖环:让母牛发情监测更精准

来到现代牧业(五河)牧场的电子监控大屏前,牧场管理云平台上母牛采食、反刍、活动量等数据一目了然,管理人员不需要前往牛舍现场就能了解母牛的健康状态。

据中国电信五河分公司解决方案经理高远介绍,现代牧业(五河)牧场的2万头奶牛配备的智能脖环搭载了中国电信智联未来CTN168模组传感器,能够实时采集每头牛的生理数据(如发情状态),并通过NB-IoT技术传输至牧场管理云平台。

“以前牧场主要靠饲养员的经验来判断母牛是否发情,容易出现漏判、误判。现在通过智能脖环,奶牛采食、反刍、活动量等行为数据会自动被捕获,能更精准地识别发情期,配种的成功率也提升了不少。”牧场工作人员说道。

数字化解决方案:使养殖管理更轻松

“一头牛的状态是否正常、有没有生病,以往要靠人盯着看。”牧场工作人员介绍,“而现在发情监测系统能够及时提醒,一旦数据异常就会预警,管理人员能很快查到具体哪头牛有问题,能及时处理,效率高了不少。”

“曾经,两个饲养员每天巡查5000头牛就需要约6个小时。”牧场工作人员表示,现在有了发情监测系统,饲养员只需要根据系统预警,有目的性地查看特定母牛的状态,这大大节省了时间和人工成本,牧场管理效率显著提升,人员也从繁重的巡查工作中解放出来。

二十四座基站:解牧场信号难题

现代牧业(五河)牧场占地近4000亩,面对牧场广阔的面积和特殊彩钢瓦牛舍的信号屏蔽难题,中国电信在牧场的12个牛舍新建了24座信号放大基站,直接解决了牛舍信号弱、设备数据上传慢的问题。

“现在就算在较偏的位置,物联网设备运行也很稳定,没有中断。”牧场工作人员介绍道。这种量身定制的通信解决方案,确保物联网设备全天候稳定运行、数据实时稳定传输。

除优化信号覆盖范围之外,中国电信还为牧场提供一月一次的定期维保服务,保障相关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

随着“看牛不下地”成为现实,传统农业管理正与数智科技深度融合。现代牧业(五河)有限公司的智能化升级,不仅提升了产业效益,更为传统畜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重要示范。

大皖新闻记者  程娇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