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不论是日常餐桌或是夜宵江湖,小龙虾都是当之无愧的餐桌C位。约上三两好友,点上一大盘小龙虾,再来几扎啤酒,是不少人心中的“夏日标配”。而长三角地区老饕们的餐桌上,备受青睐的小龙虾越来越多来自“皖字号”。
运满满货运数据显示,今年5月至7月中旬,合肥小龙虾的发货量环比增长271%。凭借着地理位置优势和庞大的“吃货势力”,江苏成为合肥小龙虾收货量最大的省份;南通、上海、泰州、宁波、淮安的老饕们也对“皖字号”小龙虾格外青睐,位居合肥小龙虾城市收货量前五。在网络货运平台的助力下,合肥小龙虾平均运距达到548公里,最远的一单甚至长途跋涉上千公里,登上了辽宁大连的餐桌。
货运“龙虾热”也印证了安徽省龙虾产业的发展。在合肥肥东,一片片稻田中秧苗绿意正浓,最近持续高温,农户王庆正在田边查看秧苗生长情况。“这些都是刚种的水稻,11月大概能收割。之前这块田里都在养小龙虾,最近温度太高,我准备把小龙虾都捞上来卖了。”36岁的王庆是安徽本地人,采取“稻虾连作”模式养殖龙虾已有10年。“老家这边养龙虾的人很多,‘稻虾连作’就是先养一季龙虾,再种一季水稻。这样既养了龙虾能增加收入,也改善了稻田土壤质量。”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发布的《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24)》显示,作为传统小龙虾主产省之一,2023年安徽省小龙虾产量位居全国第二,达到63.93万吨。合肥,作为安徽小龙虾主要产地之一,更是将龙虾产业列入十二条农业重点产业链,全市稻渔综合种养总面积达到120.64万亩,累计创建7个国家级稻渔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
成为养殖老手之前,王庆曾南京打工,后来回到老家创业。一开始,他只承包了土地种水稻,后来了解到“稻虾连作”模式,也开始在稻田中养龙虾。两手抓带来的经济效益更为直观。王庆和记者算了一笔账,依靠“稻虾共养”模式,一块稻田有小龙虾和稻米两份收入。自己承包了60亩田种稻养虾,龙虾亩产约有300斤,算下来每亩收入能增加1000元。除了收入增加,田地的打理成本也下降了。龙虾季结束以后,田地只需要进行简单维护即可开始种稻。
“从4月底开始,龙虾就慢慢上市了,持续到6月都是旺季。之后各家会根据自身田地情况,有的开始种稻,有的继续养虾。”王庆说,今年,他卖了1.8万斤的小龙虾,基本都是直接卖给南京的餐饮店。
找好了小龙虾的销路,运输成了头等大事。王庆告诉记者,小龙虾相比于其他生鲜已经算比较好运输的了,况且南京距离合肥也近。但是天气热了想要龙虾鲜活,运输过程也有不少要注意的,首先就是温度。“4月底龙虾刚上市的时候,气温尚可,我就在运满满上叫普通货车运输,小龙虾放在泡沫纸箱或者框子里干运。气温高了我就在平台上叫冷链车,还要在装龙虾的筐子里加上碎冰降温,让司机多注意着点温度。平台上找的司机基本都是熟手,也不用操心运输太颠簸。”
刚开始养殖龙虾,王庆都是通过朋友或者其他养殖户叫熟人帮忙运输,一次偶然机会,知道运满满后就开始渐渐以APP找车为主。“小龙虾虽然不是特别娇贵,但也讲究新鲜,所以时效对我来说很重要。”通过运满满,王庆基本是在前一天晚上跟餐馆确认第二天需要的货量后,快速订车,第二天一早来将小龙虾运走。
有些客户对于龙虾的送达时间有要求,“有的餐饮店要早上六点送到,从合肥去南京也要近200公里,得凌晨就走。类似最近这样的高温天气,肯定得找冷链车,以前我得到处联系人找,现在只要在平台上发个订单就行,司机到得快,有的时候还能搭把手帮忙把货搬上去,我也不用操心龙虾赶不及运丢了客户,所以生意越做越更稳当。”
不仅在时效方面得到保障,王庆的运输成本也在降低:“通过运满满找车要比之前熟人介绍更划算,一车大概能省5%左右的费用。今年龙虾季,大概少花了近元的运输成本,这对于我这样的养殖户来说,算是不少了。”
查看完秧苗,王庆还来不及返回,就接到了亲戚的电话,对方人在外地,客户急着要小龙虾,请他帮忙找车把自己田里的龙虾运到南通。挂了电话,王庆赶紧在APP上发送订单,没几分钟司机核实情况的电话就拨了过来。“线上找车快,所以我也推荐给了亲戚和同行,他们忙不过来也会让我帮忙叫车。”和司机商量妥当,王庆骑上停在路边的电瓶车,匆匆向发货养殖场赶去。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