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资讯中心 » 教育 »

续古焕新担使命 知典明今谱新章——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橡树湾校区第十届经典诵读大赛圆满举办

千年诗韵,源远流长,蕴藏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华章流彩,熠熠生辉,铸就辉煌的中华文明。橡树湾学子意气风发,吟文化典籍,诵璀璨诗篇,用雅言传承文明,以经典闪耀青春。

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书香校园氛围,丰富和活跃校园生活,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古诗文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语言文化和道德素养,根植学生爱国热情,2024年4月30日,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橡树湾校区成功举办了“续古焕新担使命,知典明今谱新章”经典诵读比赛。全校师生一起走进经典,诵读经典,与时光做伴,听世纪回响,穿越千古江山、百年悲欢,相遇生命中的美好时刻,品味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

参加本次经典诵读比赛的16个班级各具特色,为我们绘就一幅青春靓丽诗意隽永的画卷。

料峭枝头的红梅,正如芳华正茂的巾帼,铿锵有力,不让须眉。1号七(1)班节目《巾帼不让须眉》让我们领略了一份戎马关山报国志,一段魂牵梦绕女儿情。

少年当有凌云志,不待扬鞭自奋蹄。2号七(11)班节目《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总理在少年时代立下的宏伟志向成为激励橡树湾学子不断进取的强大动力。

红旗飘飘,道不尽对祖国的浓浓眷恋,歌声嘹亮,唱不完对党的深深祝福。3号七(15)班节目《悦知少年心向党,我与祖国共成长》诉说了少年对党的感激与忠诚。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崛起则大国崛起,4号七(3)班节目《少年崛起》表达了中华少年肩负着传承历史、弘扬文化的使命感。

诗词是传承古今的歌唱,诗词是感动天地的情怀。5号七(9)班节目《忆东坡》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长河,聆听伟大诗人苏东坡的人生绝响。

激昂的诗篇,深情地表达。6号七(12)班节目《向祖国致敬》表达了对祖国深沉的情感和崇高的敬意,让我们聆听对祖国的赞美之声,感受了少年的赤子之心。

一首展现青春活力和民族精神的诗篇,一代年轻人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憧憬和追求。7号七(7)班节目《中华少年》那份青春的朝气表达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谁说女子不如男”木兰替父从军的佳话流传至今。8号七(6)班节目《木兰辞》以诵读的形式再度为我们演绎这篇动人的故事。

百年岁月,铸就辉煌;无数风雨,承载风霜。9号七(16)班节目《红船初心》,任时代如何变迁,红船精神永恒,新时代的少年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

今天的中国,风华正茂;今天的我们,为之奋斗!10号七(8)班节目《青春中国》以青春的名义致敬生机勃发的青春中国。

一片鳞,一寸心,泱泱华夏,炎黄子孙。11号七(4)班节目《我们都是龙的传人》诉说了华夏民族的图腾,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生在华夏,何其有幸!

有一种语言,如诗如画,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彰显着东方的智慧。这便是中国话。12号七(5)班的节目《我爱你中国话》是中国人心灵深处的吐纳。

少年中国,与天不老!中国少年,与国无疆!13号七(2)班节目《复兴中国梦,少年勇担当》用坚定的声音,真挚的情感,诠释对祖国的热爱和青春的担当。

觉醒,是青春的闪耀,是奋斗的力量。14号七(13)班节目《觉醒年代》启迪少年做一个有理想,有信仰,充满爱国情怀的人。

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15号七(10)班节目《恰中华少年,风华正茂》用声音绘出青春的色彩,用诗句传达中华少年的梦想与追求。

从山水田园牧歌到金戈铁马阳关,从白马西风塞上到杏花烟雨江南。16号七(14)班节目《诗词歌赋中的中国》与千年诗词相遇,与千古文人共酌,与千万诗意相拥,展示了中华诗词的无限魅力。

评委们从仪表形象、语言表达、诵读内容处理、朗诵形式创新以及整体效果等多个方面对各班级节目进行了认真地评分。经过激烈的比拼,最终七(6)班、七(9)班、七(8)班、七(7)班获得本次比赛的特等奖。合肥四十五中桐城路校区语文教研组长王国山老师代表评委对本次经典诵读比赛作了精彩点评,鼓励同学们继续读经典、诵经典、悟经典,在诵读中汲取精华,用书卷气涵养品格。

文化清泉已汩汩,经典微风正徐徐。中华五千年文化血脉永久传承焕发着无限生机,合肥市第四十五中橡树湾校区的师生正撷一路书香,染一路芳华,从中华经典中传承与创新,在文化自信中立足新时代,继续谱写新的华章!

李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